心灵的脚步

心灵的脚步

吴博

天空阴沉沉,灰蒙蒙的。抬头望向窗外,初秋的雨如断了线的珠子般啪啪的打在地上,更加打在我的心上。心,跳得更快了,—半小时后,就要分班了。

手中的笔悬在空中,迟迟不肯落下。身后,是谁在小声哼唱着“长亭外、古道边……?”望一眼教室,心中涌起一阵酸楚:我还能属于这个让我投入了太多情感的一班吗?可就算是,身旁也会是一副副陌生的面孔,那个曾经的一班,是否已成为了永远的回忆?

雨,是天空在为我们的分别而哭泣吗?

老师急匆匆地让我们背上书包来到大厅,同学们紧挨着坐在台阶上,有的手拉着手,仿佛这样就会分到一个班级。大厅中,静得可怕,只能听见外面淅沥的雨声。

公布名单了,我紧握的双手冰凉着,却又沾满了汗,听着一个又一个熟悉的名字在耳边响起,看着一个又一个人默默离开,此刻,我只是一个人,孤独的一个人。

终于听到了我的名字,跟随者新的老师,来到了崭新却又陌生的八年三。坐在座位上,周围有隐隐约约的抽泣声,我咬紧了嘴唇,告诉自己:不能哭。

老师让我们依次读读她的寄语,这才发现,桌子上不知何时多了张纯白的卡片,上面有着她隽秀的字迹。18个人依次读了下去,每一句话都是那样触动我的心灵,诉说了我心中所有的紧张、忧虑,却又温暖着我。抬起头,老师清澈的目光中满是慈爱与理解,如一簇温暖的火苗,将心中的冰慢慢融化,只剩下希望与美好。

放学,迈出校门,发现心灵的脚步也迈出了一步。雨渐渐小了,清凉的雨丝拂在脸上,心情也变得明朗:人生中哪能没有离合悲欢?与其在不舍中沉沦,为何不放宽心,在坚强中面对新的生活,面对新的挑战?留恋于过去,倒不如把握好现在与未来。一下子觉得,自己长大了、成熟了。

迈出心灵的脚步,迈向成熟、迈向坚强。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史蒂芬•柯维

这是我最喜欢的自助图书中的一类。每次我阅读它的时候,这本书都给我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生活。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于1989年出版,在那之后,这本书一直保持在畅销书之列,并且这本书已经影响了上百万人的生活。这本书讲述的道理适用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工作,领导力和管理能力。

科维在这本书中讲述的道理十分了不起。这本书给那些想过一个有意义的而美好的生活的人一个标准体系。这个体系不仅仅适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商业和工作,也适用于其他方方面面。

以下是这本书讲述的7个习惯的总结:

  • “积极主动”:掌控环境而不是让环境掌控你。
  • “先定目标后行动”:先设定你的目标,然后专注在那些可以让你实现你目标的上的活动上。
  • “要事第一”:这是具体操作在第二点中设定的目标。第三点是第二点的实际行动。
  • “双赢”:科维说过成功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上。因此,他强调了“双赢”的观点的重要性。
  • “先了解别人,才能使别人了解自己”:这对于维护任何关系来说都是必须的。
  • “协同效应”:科维强调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 “不断更新”科维激励我们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生活各方面的知识储备。

image005

 

Student: 李安

出国留学低龄化

根据《中国留学生发展报告(2014)》指出,目前中国的留学生出现明显的“低龄化”趋势。18岁以下未成年的留学生每年成逐年递增的态势。针对这一现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持支持观点,因为相比中国的教育理念,美国的教育理念更加侧重培养孩子的非学术方面的发展,例如领导力,观察力和分析能力等,这样的教育理念更适合孩子的成长。而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出去读书,没有家庭环境熏陶,更容易养成孤僻的个性,和其他心里健康问题。在我看来,自己的小孩适不适合低龄留学没有同意标准的答案,具体的抉择取决于每个孩子的个性。

对于那些个性独立的,个性开朗的孩子来说,如果家庭的经济来源足够支持孩子出国读书,那么,我个人认为,这个做法是可取的。因为相比中国的教育制度,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教育制度更加灵活,在升学的时候,参照的条件除了学习成绩外,还有很多其他非学术能力,例如参加公益活动的数量,课外活动和个人的创新能力。灵活的课程制度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另外一方面,对于那些个性不独立,而且个性孤僻的孩子来说,不尊重孩子的个人想法,盲目的将孩子送出国读书时十分不可取的。在国外,孩子不仅要克服语言困难,也要克服文化差异。很多父母盲目将孩子送到国外去,孩子到一个新的环境,因为缺乏家人和朋友的关心,又很难融入当地文化,这样会使孩子的个性更加孤僻,不愿意和其他人交往接触,也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的情绪,反而使情况恶化。

总而言之,每个孩子的个性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一套适用于所有家长和学生的方法和定论,因材施教才是可取的。

 

iraqi_child002_16x9

http://www.brookings.edu/blogs/education-plus-development/posts/2015/02/24-early-child-development-mai-young

项刘宇

 

 

 

 

 

当时只道是寻常

华师一附中高二    吴国丽

 

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笔调为那些逝去的日子唱一首时光的挽歌,我知道,它是宁静辽远的,我亦知道,它是匮乏的。

我也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文字来为这个飞速变幻的时代写长诗,我知道,它是喧哗与骚动的,而我也知道,它是悲凉中透着可爱的。

从刀耕火种的原始文明,到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从布票粮票的计划时代,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今天,我们在漫长的时间轴上或快或慢向前推进,从一种生活走向另一种生活。当我们回望那些消隐在时光深处的日子时,我们或悲或喜,却不凄凉。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彼时此时皆然,所有的时代皆有美与丑示人,只不过时间是个精于撒谎的大师,它将记忆中的丑悄悄擦去,留下无瑕的回忆。

也许此时,我们的物质文明确是远超于精神文明的,甚至更可怖一点——现代人精神的彷徨与没落。但我始终相信,这个时代必有其伟大之处,在层层污秽下,必有那亘古的纯洁。

我爱所有的时代,因为它们就是我们自己。

“陌生花开,可缓缓归矣”

此时也是人间四月,却不见草长莺飞的轻快的生气了。不见孩童纸鸢,不见舞雩风前。从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行其骇瞩”的景致都变为了熙攘和喧闹;从前“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羞涩的绿,仿佛也被灰色的钢筋水泥、迷乱的霓虹吸收殆尽;从前“窈窕以寻壑,崎岖而经丘”的逸兴,从前折枝赠友、曲水流觞的雅兴,仿佛也像那些春天一样,回不来了。

那是风雅的时代,同样也是“阡陌交错,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我想你了,就会翻过三座山,走二里路,去牵你的手。”自幼养于这种安定与寂寞中的人们,形成了特有的沉静从容、淡然温良,与那个时代的真诚友善形成我们最羡慕的和谐。

特定的历史背景会孕育特定的文明。随着时间的推进,文明逐渐与自然疏离。机器代替双手去劳作——传统工艺无以传续;机器代替双脚去远行——灵魂被身体落得很远。

我想起那天坐在机场候机厅巨大的玻璃前,看眼前起飞降落的离别与重逢,听着回荡在空旷大厅里的广播,一片浓稠的夜色中只有不安的信号灯在静默等待,它们像死去的星星。不知为什么,在这标志着便捷与时效的透明空间里,我忽而感到悲凉。

到杭州时,迎接我的是旧旧的火车站,让人想起朱自清的《背影》。在铁轨纵伸的远方,仿佛随时会晃来一列绿皮火车,咯吱地唱着岁月的歌谣,穿梭于缓慢的时光流中,即使火车开动了,仍有时间拥抱、亲吻——它会把别离拉长,长至万里,长至一生,而不是倏忽间,便海角天涯,了无痕迹。

或许我们怀念的,是那个年代时,人们葆有的纯朴,是一种让人心安的信任,是一种高贵而贴近自然的精致与智慧。而当我们转换视角,看到它的愚昧之面、闭塞之面时,我们会生出一种纤细的惆怅,会带着在过去日子中沉淀下来的品格走向下一个时代。

丰盈中怀念匮乏

月亮仍是天空的瞳孔,只不过诗人木心看见的,不再是古意的从容了。

这个宏大的时代不断快进,其实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甚至从新航路开辟开始,我们的道路就注定了。

浮躁、虚伪、功利、利己、欺诈、野蛮、空虚……仿佛一瞬间,我们的文明退化了、消失了。人们挣扎在网络中,握着正在充电的手机的样子被另一些尖酸刻薄的聪明人比作系在电线杆上的狗。虚拟时空里的健谈渊博,却变作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恐惧;手机间频传亲密, 现实中却淡漠擦肩,多讽刺。

然而我们亦要看到这个时代的丰盈。倘若没有电视、网络,这首小诗《从前慢》便也只是驻在他笔记本里一列美丽又寂寞的孤儿了。倘若没有开放,我们或许会停留,但也不会前进。

我始终相信,镌刻在我们民族骨髓中的真善美可能会被压抑,但绝不会减损,我们的追求或各相异,但我们不会忘本。黑子不光存在于此时代,只是此时更显著,而可以确定的是,黑子遮蔽不了太阳。

我想,所有的时代都有它的意义,都有其美丑,这也正是我们无止尽向前行进的原因。我们爱《从前慢》,爱的是现今少存的“慢”, 而有意无意忽略了它的匮乏——不止是物质。无论我们怎样批判当今时代,都是怀着一种深沉的爱,它以科技与文明给我们另一种生活方式,也教我们另一种思维方式。正如“心远地自偏”,如何在这纷繁中找回“从前慢”的温存与优雅,是我们自己的事——与是否“从前”无关。

我爱所有的时代,因为身在其中。当时只道是寻常,因了这种心境,回首顾望,才有芬芳。

13

http://hqwallbase.com/133197-beautiful-flower/

Name: 吴国丽

Effect of DDT Pesticides on Environment

There are a lot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faced nowadays and most of those arise out of the human activities and the misuse of resources available to them.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opulation on the Earth, the demand for food has also tremendously increased which has made the usage of pesticides essential for meeting the demands. However, it is adversely affecting the environment and proving to be a hazard for it.

The first usage of DDT was done in the form of chlorinated hydrocarbon. The full name of DDT is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 The discovery of DDT was made by a Swiss chemist Paul Müeller in the year 1939. Initially, it was used extensively by people as it helped in killing a number of insects and pests without proving toxic to the mammals.

Due to its persistency, the effect of DDT remained for a longer duration when used once as it was not required to be applied often.  The main reason for this was its high tolerance due to which it didn’t get washed off by rain or got lessened by other weather conditions.

Gradually, due to immense usage of pesticides for growing more crops and getting rid of insects, the insects started growing resistant to the usage of DDT.  By the time, it was also revealed how DDT had disastrously polluted the whole environment with its dangerous chemicals. Though it is banned in a few nations, but still farmers have been using it in many countries for their profit.

Its continued usage has also proved cancerous for human consumption and has led to many other diseases in human beings. Animal lives are also affected as they eat the plants on which DDT is sprinkled.

The need of the day is to ban such harmful pesticides all over the world to save the environment.

Student: Mike Rosario

pesticides

 

http://www.urbancultivator.net/pesticides-food/

光明战士手册 保罗•柯艾略

光之战士手册指引个人的旅程去发掘自己的梦想和找到自己内心的力量。这本书,是保罗•柯艾略的作品。保罗•柯艾略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值得每个人去阅读。这本书不同于其他文章,因为这本书不是建立在一个故事之上。

这本书以一个小故事开始,这个小故事奠定了手册的基础。这本书其余的部分都是围绕着这个故事的哲言和思想。因为这本书的风格独特,因此这本书通俗易懂。这本书的好处就是,你可以翻开任何一页来阅读这些哲言和思想,之后关上书本来思考这些哲言和思想。你可以从早上读到晚上。

你读的越多,你越演变成精神的存在。这本书回答了我们心中很多的问题。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我们认识到我们生活中很多没有意识到问题。每次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我们都有新的感受。当你遇到困难时,想寻找激动人心的故事时,这本书最适合了。这本书一定唤醒你心中的战士。

image013

Student: 李维桢

惑 ——荒诞却真实

我正在写一篇作文,写得我得意洋洋,想着老师将会在班上朗读的样子,都忍不住笑了。可不是么,这文章写得,描写够生动,感情够丰沛,举例够新鲜,气势够波澜壮阔摧枯拉朽,语气够痛心疾首,把个人际遇扩展到家国大事上去,寓意深刻,内涵隽永。
你问我写的是啥?我怎么会告诉你我只是在我家门口的池塘上溜达了一圈的事呢?

我抬头,看着头顶的景象,觉得有什么不太对。
鱼!一条趴在树上的鱼!
赶忙揉了揉眼睛,确定自己没看错,便手忙脚乱地找卫星电话,拨通了好友魏的电话。
“喂,喂,我跟你讲,你绝对不会相信的,这事太神奇了,我看到了一条鱼,在树上,真的我没看错,真的在树上,你知道为什么吗?要不帮我上网查一下。”
我一口气说完,魏才用了一副刚睡醒的口气说:“你不是吧,把我吵醒就为了这事儿啊?不可能的啦,我好困,再说咯!”
“嘟——嘟——”。
我在心里骂了一句,然后想了想,拨给我亲爱的妈妈,    她一定会相信我的。
“喂,妈。”我把情况详细地讲给他听,“妈,树上为什么  会有一条鱼啊?”
她说:“不可能啦!”
“真的是真的!”
“也许是过年时人家晾的腌鱼呢?或是猫叼了上去的?或是楼上的人弄掉的?好了不闹了,妈妈还要上班,乖。”
“嘟嘟——”
“可是,在这里,树上为什么会有一条鱼呢?”我茫然看着四周。
没办法,我只好打给我的老师,突然想起刚刚拨的越洋电话太贵了,于是改发电子邮件。
“陈老师,您好!我想问,树上为什么会有鱼呢?”
陈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对哲学颇有研究,和蔼可亲,最重要的是,很喜欢我。
回件来了。“这是一个好问题,也许别人不相信你,但我相信你。”我看得心头一喜。“我们所要研究的,就是树上为什么会有一条鱼,它是什么颜色?黑色吗?树是什么树?落叶乔木?常绿针叶?这些都是问题的要素,都很重要,相信我,因为这树这鱼一起都在向你表达某一种讯息,每一种元素都是讯息的组成部分,仔细观察,才能准确把握。”
我越看越不对劲。“可是,这颜色和树种和它在树上有什么关系?我只是想知道,树上为什么会有一条鱼,并没有什么讯息不讯息的啊!”
“不,你要严肃看待它,正因为其事件的荒诞性,才成就了它的艺术性。你懂么?艺术这树上的鱼就是一种艺术的外化,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载体;意识形态,它不是实实在在的具象的物,而是人思想的产物,却借由具体的事物来展现,把它的内涵传达给你,也就是观赏者。所以,解答就在你自己心中。”
在我心中还问你干甚啊!我心里忿忿地骂着,但还是按下发送键。“陈老师,说到底你还是不信我嘛,这不是人为的,它就是一条鱼,在一棵歪七扭八的树上,我想知道为什么!”
“不!我说过了我是相信你的,虽然我看不到你所说的树上的鱼。因为这树上的鱼是讯息的发出者设计让你看到而投射在你脑中的影像,是独一无二的,是别的任何人都无法感同身受的。而你,作为受体,只能独立完成讯息的解读。但我相信你,因为发出讯息的人既然选择了你,就一定有把握相信你可以读懂它。要静心思考,老师相信你。歪七扭八的树?嗯,这又是一条不错的要素。”
我快要气炸了。
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我甚至可以想像出陈老师现在欣赏自己邮件时的得意状态,多完美的哲学论述啊!见鬼!
为什么你们都不相信?这真的就是普通的树上趴着一条瞪着死鱼眼的鱼!哦,不对,它还是活的,鳃盖一张一合。为什么要扯那么些形而上的虚无缥缈的什么“意识形态”,还什么“讯息”,它只不过是一条该死的在树上的鱼,我只不过想知道它为什么在树上还没死!为什么你要拿一副故作高深的哲学家面孔来面对我?一条鱼能有什么深刻内涵,就像那些言不由衷的酸文章一样,风一吹哭得梨花带面,雨一落便是愁肠百结,爬个坡跌倒了仿佛壮士视死如归,炒个蛋炒饭炒糊了可以悟出人生哲学,什么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有多少不是自恋式的矫揉造作?我不懂为什么会这样,我只是想知道这树上为什么有一条该死的鱼!

许多年后,早已改了当年幼稚的写作套路的我终于知道,那条在亚马逊热带雨林遇到的树上的鱼真的是一种神奇的两栖生物,似乎就叫树鱼。
而当年我满脑无声的控诉与迷惑不解仍在那里哭号盘桓,那样的文章们依然大行其道。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可是,为什么我小小的“惑”却被“解”成了大大一团?为什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呢?
作者系武汉市第六中学高三学生
辅导老师:姚  玲

 

20

http://www.deviantart.com/morelikethis/artists/299446363?view_mode=2

Name: 刘  茜

电梯事件

人们都说,一个母亲用生命唤起了全国人民对手扶梯安全的重视。其实,类似这种案件远远不止一两起。社会发展,带给我们很多便利,同时,也带给我们很多伤害。

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是因为商场疏于修理还是纯粹的意外我不敢妄下评论,我只是感到深深的不安。网上开始疯传各种夸张的过电梯的小视频,幽默的背后藏着多少人的担忧。我们都是最普通的人,过着最普通的生活,我们安分守己,希望社会安定和谐,可是有时候,社会给予我们的,是深深的伤害,意外绝非偶然,隐患可能早就存在只是被我们忽略了。

image001

食品安全,危房建设,交通事故。社会中有太多的危险,很多人,漠视生命,往往不会在乎应该要避免发生的问题。商场扶梯的问题应该早就被发现了,只是疏于重视,侥幸继续运作,直到酿成灾难。孩子亲眼看着母亲被卷入地下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他今后又该如何成长。

从这起案件中,我们应该懂得的,不仅仅只是扶梯安全,更应该明白,我们所在的每一个岗位,都是社会的组成,我们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避免更多灾难的发生。

项刘宇

Fight for Transgender Rights in India

The last few decades has seen a rise in fights and protests by third genders for equality and recognition in society. Third genders are those who are separated as other gender men and women either by the society or themselves. According to present statement of Supreme Court, the term is used for transgender and transsexual people who contradict with their sex orientation. It is like being a woman in man’s body and vice versa.   They generally worship Bahuchara Mata or Shiv as some stories are present of Bahuchara Mata being a transgender.

India has the largest number of third gender in entire globe; but the burning souls are at every corner of the world. More than 70% of third gender do begging and sex work for survival.  It is not that they are not willing to go for a normal job, but they are denied to be offered normal jobs.  Many campaigns are done by several organizations to help them, but in spite of that, very less is visible in favor of the third gender in India.  They are still struggling to get a proper recognition in the society and enjoy the rights which a normal citizen enjoys.

Many government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passed the identity act such as Argentina and Pakistan; in India it has been really tough for these people as they are treated as invisibles without any rights in social life.

Education is also a major concern for them as they are not easily accepted by schools and colleges though they have right to get education. Dropping out of third gender children has increased tremendously due to insecurities of others and embarrassing situations faced by transgender.

 

Though some privileges have been provided by the Supreme Court like voting rights and education rights, but still a lot needs to be done to make them feel comfortable in the society.

Student: Ajeet Luthra

Transgender

http://www.newindianexpress.com/cities/hyderabad/Male-FemaleTransgender/2014/04/16/article2170475.ece

责任

责任

听过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来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责任”来答复此问题,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我们降临到这个世上,就注定有属于自己的使命和任务,就注定有些逃不掉的事。少年时,责任是好好学习,对自己的未来负责;成年后,责任是好好生活,回报父母祖国养育之恩。你会不会去花些时间想想,责任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把它发挥到淋漓尽致。

image007

每个人联系在一起便构成了社会。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能稳定的维系,以至不断优化、全面发展,依我看,最关键的还是离不开‘责任’这两个字。当然,责任是相互的。只有主动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负责任,别人与社会才会对你负责任,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正是这个道理。当一个社会没有了责任感,百姓就只能是有怨不能伸,有苦不敢言。地沟油事件,贪污腐败,偷盗违章等造成社会混乱的事件就会一直延续下去而屡禁不止。而当一个人不愿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应尽的义务,甚至于玩忽职守,也会受到加倍的社会惩罚甚至被关进监狱。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从现在起就充分认识到自己责任之重大,从现在起就扛起自己应尽的责任,树立远大的抱负,已是当务之急。我们该如何履行责任,迎接挑战,应极早予以深思。

姬潇依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