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

北京市大兴区大兴一中高三年级 赵子喆

 

我是一只麻雀,长期寄居在人家里,故名为家雀儿。此时,我正站在一根冷得刺骨的电线上,任寒风吹落我身上的羽毛。我想,我大概快要死了。因而,我特意在此立了一封“遗书”以表我的不幸与悲哀。
致我曾经的同居者及家人们:
我是雀儿,在你看到这封信时,大概我已饥寒交迫以致逝世。请不要为我哭泣,因为还有更多的“雀儿”也沦为这般田地。说到饥寒交迫,“饥”,的确,我已经很多日子没有吃到东西了。我住的这块地方,已经很少见到耕地了。更别说那如奢侈品一般的谷粒了。我曾亲眼看到,金灿灿的麦稻被烈火焚烧时的惨状,那噼啪作响的声音——如果你能听到,你会感觉像是求救与挣扎,不幸的是,我只能远离,因为那些焦火根本不在意会不会燎烧我们的羽翼。饱含着同情与饥饿的我和小时的玩伴再回到这里寻找残食时,那一瞬间让我们折服于人类的力量了——许许多多的人类居住的泥造物侵占了整片麦田,有许许多多冰凉灰白的路交错地铺在这片土地上,唉?烧剩下的麦秸没有了吗?这不曾是大片麦田么?妹妹睁大惶恐的双眼问我,我,我……我只听到身后哥哥的哽咽和姐姐悲伤的啼鸣。
我们很久前就寄人篱下了。因为我们出生的那棵老杨树,在我们会飞后就被锯断,人类拿去制造一种叫“纸”的东西了。后来我们在路途中见到的满是这类东西,便不禁回念起儿时巢的温暖,因而望着它们再无力挥动翅膀……我们搬过好几次家,原因都是人类把我们的“家”带走了。他们总会有他们的用处。而且他们大概觉得他们能在我们的巢上制造出更有价值的东西。人类啊,真的是比我们聪明太多太多了,拥有比我们更多的追求与欲望,拥有比我们强出百倍的智力与能力,能创造出我们一辈子甚至几辈子也不会明白的“意义”。只是不知道,人类是否觉得幸福?反正,我要食物,我要家人,我要家,这样我才会觉得幸福。只要不是伫立在这冰天寒地之中悲伤地哭泣,我就不会感到寒冷,只要有一棵树也好,让我怀念起故乡,再不想住在人类冷冷的屋檐缝隙中,还要提防他们的“图谋不轨”。好想有个家啊!
前不久,我收到各地兄弟姐妹的书信,这更让我沉不住气了。在南方住着的燕子,在信中写道,不是燕儿不想回去,实在是回去了没有我立羽之地啊!粮食被人吃光了,土地被人占满了,河水干枯,湖泊涸竭,哪里还有我们生存的地方啊!其实说实在的,哪里都一样啊……我流下泪,又想起那些旧事了。打开白鸥的信,竟是黑色的羽毛制成的,好奇地读着内容,我的泪又如泉涌一般。那信上,竟都是逝者葬礼的请柬,密密麻麻、紧紧凑凑的名字让我惊秫,让我陷入巨大的哀痛……书上最后几行写着:我们生于蓝色大海,却死于黑色的大海。人类告诉我们,我们的家是宝贵的,具有无穷的财富,我们看着他们剥夺着家园,像强盗一般搬走了矿石、黑油、数以千计的鱼虾…但我们微薄的斗争不仅没有夺回我们应有的东西,反而失去了生命,染黑了羽翼……
我无法面对我的同胞、我的姊妹,更无法面对做出这些事情的人类。我想,我只能以死明志。但我一只小小的家雀儿的离开,改变不了一切,改变不了人类的作为。但也许,在人类更加肆虐般的侵蚀自然、破坏家园的时候,我的兄弟姐妹、我的同胞同类、我的朋友们都会面临“饥寒”与绝望,那时,他们也会踏上同一条路,以此宣言。
请还我们的家园!请你们保护自然!我将欣然。

(指导教师  王德山)

 

  • http://www.starrfmonline.com/1.1994024
  • 赵子喆
Hands of the poor

Hands of the poor

大股东、高管减持

创业板自设立之初,上市公司的数量,以及其融资规模发展迅速。一方面,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获得大量的超额融资,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批量制造了一批又一批的亿万富翁;另一方面,投资者却因为“三高”:高股价,高市盈率,高募集资金而战战兢兢。不仅如此,不少上市公司,在解禁潮过后,无论是大股东还是公司高管,纷纷不惜离职来抛售股票,疯狂套现,在资本市场上“榨取”小股东的“鲜血”。“股东”一词在维基百科上解释为“shareholder”,作为公司的投资人,股东们更多的应该扮演“舵手”的角色,带领整个公司以及中小股东一起成长,前进。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公司的股东们却并没有很好的履行他们的职责,不少股东“看空”自己的公司和市场,通过不同方式,借用各种理由,大量减持手中的股票,从资本市场上圈钱走人。这一行为,不仅与创业板设立初衷背道而驰,还影响公司股价,更加动摇了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民的投资热情。

大股东、高管减持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就是因为受巨大财务的利益诱惑。由于高管相比其他中小股民掌握着公司更多的内部消息,因此,他们可以更加全面真实的知道公司的运营情况,因此,他们可以提前在股价下跌之前抛售股票,在股价上涨之前购买股票,从而获利。但是,作为股东,一味的谋求财富价值,而不顾中小股民的信任的,这种做法实在让人心寒。

 

Group_Shot_hi

https://www.google.com.ph/search?q=GEM+shareholder+in+china&biw=1366&bih=623&es_sm=93&source=lnms&tbm=isch&sa=X&ved=0CAcQ_AUoAmoVChMIpMz_2dPhxgIVlhCSCh0vfQM_#imgrc=nim-KNCSW7mqKM%3A

杜欣桐

 

 

 

 

 

 

 

Success of IBM in business world

IBM has made its name all over the world as a successful company giving wonderful business to the world. The vision and mission of the company clearly states how it could become a successful venture and set an example for others in the business world. People at IBM believe in perfection and strive to lead the world in the manufacture, cre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st advanced form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IT sector. Not only computer systems, employees at IBM excel in creating software, making networking systems and manufacturing storage devices and electronics.

IBM  believes in giving wonderful service to its customers by offering advanced technologies to their customers with the help of their professionals and business services spread all over the world.

The company believes in making continuous efforts till the level of perfection is reached to provide the best service to its customers. It first sets its indicators of success and then strenuously works on its path to achieve the goals.

IBM pays a lot of importance to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the company as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customers as well as its employees largely depends on its success. For keeping the track of its financial records, the company has also made a website solely dedicated for maintaining its financial records. On the basis of these records, the annual performance of the company is also updated to give a detailed view of the profits and the success earned during the whole year in the business.

Some of the developed nations of the world like the United States, Russia, and China also have strong bonds with this company which has given the business a big boost in the past few years. IBM knows the worth of its customers and the root cause of its success in the business world which mainly lies in the satisfaction of its customers. For this, it leaves no stone unturned to provide the best products and services to its customers all over the world.

Student: Mary Rivera

ibm

贸易摩擦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贸易自由化已是时代潮流,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利益分配的两极化,区域贸易集团的排他性等伴生的有日渐增多的贸易摩擦,那么,什么是贸易摩擦,在本人看来既是在各经济主体在进行经贸往来过程中,为了争夺发展机会与生存空间,商品的销售市场,为了实现经济乃至政治利益所产生的各种矛盾和对抗。

那么对于拥有巨大销售市场的贸易大国中国来说,其对外贸易摩擦现状又如何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整体经济实力和贸易地位逐年上升,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以后,中外贸易更是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据WTO统计,自1995年WTO成立以来,成员方反倾销立案中涉及中国产品的调查案件占总数的1/7左右,2008年,在85起反倾销案例中,有37起始涉及到我国产品,位居世界首位。由此可见中国将在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下面临更多的贸易争端和贸易摩擦。

那么如何缓解中外经济摩擦,改善贸易环境,缓解同各国的贸易冲突,对保证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提高我国国际地位,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政府需要加强对企业的宏观调控,整顿外贸出口次序,积极扩大内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另外,企业和行业协会也需要积极从容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做好贸易合作,达到贸易共赢,促进贸易往来,加速对外贸易发展,将我国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实现我国经济的繁荣富强

 

image012

项刘宇

 

 

 

 

 

 

 

中国的资本市场

从今年3月份以来,中国股市进入牛市,股市迎来全民炒股的局面。就在2015年6月5日,上证综指开盘大涨,瞬间站上5000点。自2007年8月22日上证综指首次站上5000点以来,时隔8年,股市再现5000点。

然而,好景不长,仅半月之后,股市大跌,A股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大部分股票跌停。截止2015年7月8日沪指开盘暴跌重返3400点。就在几个月之间,中国股民的心情如同坐过山车一般。

与其他国家的资本市场相比,中国的资本市场的可预见性非常低。许多经济学家试图去用各种经济模型去解释中国的资本市场,但往往都是失败的。因为,在我看来,外国的各种经济理论和经济模型的前提和假设都是建立在“每一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而中国的特殊国情是,中国人在投资或者做生意时都更加“感性”。因此很多中国的经济现象无法用合理的经济模型和经济理论来解释。在我看来,中国人炒股就像是一场赌博和盲目跟风,而不是理性的投资。在牛市的时候,大家听闻股市可以赚钱,便出售房产,将资金投入股市。更有一些毫无炒股知识和任何经验的人,借钱炒股。企图可以在短时间来,乘着“东风”,在股市大捞一笔。在熊市的时候,小股民也都是“草木皆兵”,有一点风声或者消息就盲目跟风,抛售股票以致亏损严重。让人更加气愤的是,不少险恶用心之人就是利用这一点,发布各种假消息,误导小股民,然后从中获利。

一般来说,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股市才会出现上涨,出现牛市。反之,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人们则会更加谨慎投资,股市出现低迷现象。然而,在中国,股市的变化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态势很难正相关,很多时候,甚至出现负相关的情况。也就是说,经济下滑,股市迎来牛市;经济上行,股市迎来牛市。

对于很多中国股民来说,他们不是在做投资,而是在赌博。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只有在经济下滑时,大家才去“赌博”。

 

A Chinese woman stands behind a glass panel near stock prices displayed on a board at a brokerage house in Shanghai, China, Monday July 6, 2015. Shares in big Chinese state companies rose Monday following weekend promises of government action to halt a slide in stock prices but many others sank as jittery small investors looked for ways to cut their losses. (Chinatopix Via AP) CHINA OUT

http://www.politico.com/agenda/story/2015/07/the-fear-behind-chinas-stable-stock-market-000149

杜欣桐

边界

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实验班大三  陈卓雅

 

我是一位人物特写记者,我喜欢在咖啡馆里写作。尤其是狭窄胡同里头的那家咖啡馆,里面有年轻少女的体香混合着摩卡馥郁的味道。屋顶的庭院花园栽满了形形色色的花草,动物蜡像夹杂其中。难得在钢筋水泥的天际线里硬是挤出几分自然。值得一提的是,咖啡馆南面是电线繁密的市井圈,北面是玻璃幕墙的精英社会。我喜欢坐在庭院的摇椅上看这世间究竟有多少鸡毛蒜皮又有多少意乱情迷。

第一杯:蓝山

“先生,您的朋友来了。”黛西边放下手中的两杯蓝山边笑语盈盈对我说道。“黛西你别对我这么温柔,说不定哪天我爱上你就是苦难的源头。”我想既保有绅士风度又适时打趣她。“那可真是太对了。”黛西敛去笑容转身下楼。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上了楼,目光温和,举止风雅。“先生,我们从哪开始谈起呢?”我打开速记本,调好录音笔,礼貌性询问他的意见。“随你喜欢,小伙子。”老人嘴角微微泛起一个好看的弧度。

“你的职业是?”我先打开了问题的盒子。“我是一位战地摄影师,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就像吉普赛人一样到各个战地流浪。我曾在克里姆林宫前拍过作战的苏联红军,子弹嗖嗖从耳边掠过,空气里都是硝烟的味道与血腥的气息。也有一年我到了北非,徒步跟着驼队穿越大半个撒哈拉,在郊区教堂拍下一个印度裔英籍士兵用清水洗着他的长发,可是没过多久他就死了,因为踩到了教堂边的地雷。多么可笑!我在别人的国境内记录了一个又一个死亡,甚至于习惯了死神从我身边悄悄走过。有那么一瞬我曾想躺在公路上望望蔚蓝的天空,然后在松懈的一刹那被疾驰的汽车碾过,这样就不用夜夜对着照片里那些惊恐无助的眼睛,难以成眠。”老人忽地抬头,被高楼切得零碎的天空顿时阴暗了起来。

“听您的口音,您应该不是本地人吧。”我对他那混杂了多地方言的口音十分在意。“我是哪里人,我自己也不清楚。按理说我生在日本该是日本人才对,可是父母在我15岁那年带着全家迁去了香港,那我应该是英国人吧。我的身份没有人给过明确的答案,甚至于我自己也模糊了民族认同。当我以为自己是日本人时,日本人轰炸了我的家。当我以为自己是英国人时,英国士兵抢走了我逃难的唯一口娘。后来到了中国大陆,人们纷纷另眼相向。他们把我和弟弟——当时就只剩我俩,父母在那次日军轰炸中早已过世了——关在黑漆漆的房子里大喊着‘打倒鬼子’,活活把弟弟饿死了。我是中国人吗,也许是吧,护照上分明这样写着,但他们怎可以对同胞这样残忍呢?”老人低下头,从口袋掏出一块古铜色的怀表,“时间到了,我得走了,再见。”他匆匆下楼。

第二杯:摩卡

“看来我早到了呢,先生。”一位满脸胡碴的中年大叔正坐在我常坐的位子上。“给你点了杯摩卡。”他反客为主邀请我坐下。

“可以开始了,先生,礼节倒也不必了,说说你的故事吧。”我心绪不宁。“你想听什么呢,先生,我怕我的故事太过滥俗,你会大失所望。”他各种戏谑,戴着玩世不恭的面具。“我二十五岁那年跟青梅竹马的女友结婚了,那时候我是多么迷恋她的丰乳与美貌。两年后,我们的女儿出生了,她有一双棕褐色的大眼睛,哦,就像黛西一样,可爱极了。我一直以为自己可以平静地度完下半生,波澜不惊却又怡然自得。相信我,我真的是这样想的。”

“可是你放弃了这样的生活,因为你出轨了。”以这样滥俗的开头就该有滥俗的后续,我想。

“先生,生活是没有边界的,你不能事事分明,我只是拿回了属于我的东西——一个年轻女子的激情与迷恋。仅此而已。我爱上了她,她也为我着迷,我们并没有放弃什么,只是世俗容不下我们。仅此而已。”他沉思后又笑了,“尽管我们相差20岁,哦,对了,她还是我女儿的同学。”他虽然面容淡定但我竟奇异般地感应到他内心的苦涩。我摆摆手示意他继续,他却不语,一直打量着我的神情。“先生,你貌似不太喜欢我的故事,你的脸色这么难看,我想我还是去找下一个倾听者吧。”他留给我一个黯然的背影。我抑制不住困意,渐渐睡去,耳旁传来悠扬的风笛声。

第三杯:拿铁

待我睁开眼,暮色四合。眼前一个扎着双马尾的小女孩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惺忪的我。又是这个穿着黄色裙子的小女孩,不止一次在庭院里遇见她了。

“我要出发了,先生。”她的必备台词又毫无违和感地出现。“我要去环游世界,坐着我自己做的船去浩瀚的银河。”她一脸期待,全然不顾我的毫不在意。“这次是真的,我要走了,不能再给你讲我读过的童话了。先生,不要缅怀我,虽然我不是飞机师,但我会成为小王子最喜爱的玫瑰。”她正色道,紧张地抓住了我的手。“一路顺风。”我不禁怅然,喉咙哽咽,怕是信了她的话。

她真的走了,拖着一堆箱子。箱子里是我送的一堆童话吧,或者是她写的从未及寄出过的千百封信件。漂洋过海,终会到达目的地。她说,她从不相信地球是圆的,她有能力冲破人们视域的边界到达银河,那里没有活着也没有死亡,只有永恒。我合上眼,群星璀璨。

黛西上楼走近庭院,霓虹华彩与灯火稀疏形成鲜明的对比。她看见父亲在庭院摇椅上神情安详,手指还夹着尚未熄灭的烟头。桌上的拿铁尚有余温,黛西如往常收拾好桌面,下楼,拿着听筒打了个电话。“他死了,就在刚才,你过来吧。”语气冰冷如同岁末寒冬。

翌日,报纸头条赫然写着:“九十岁高龄战地摄影师逝世,传长期为癔想症所扰。”黛西平静地合上报纸,冲了一壶茶送上楼。

“这些都是你的故事,不是么?父亲,都快一个世纪了,您越过人间这么多界限,还有什么遗憾呢?”黛西把茶浇在父亲的位子上。

第三日,这家咖啡馆歇业,据说是政府开发老城进行大规模拆迁。这座城市最后一块处于传统与变革间的象征性边界消失了。尽管如此,但故事不会消失,不是么?

 

12

  • http://hammsmartialarts.com/our-coffee-shopbeverage-bar/
  • Story by:陈卓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