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任性”

武钢三中高二  吴云婵

 

 

暮霭沉沉楚天阔,江上微波动,浊流暗涡回。一苇轻舟,摇摇晃晃。舟上人,昏昏欲眠。

舟上人便是我,时空记者零零八。

之所以来此,其中颇有因由。近来报社的邮箱里满是触目的标题《现代人何以如此任性!?》,不吝成排感叹号。总编很烦躁,下属很无奈。此番不辞劳苦跨越千年,便是来向楚地曾最任性的先贤——屈原先生取经。

可那沉吟泽畔的三闾大夫今儿个竟迟到了,小生我好生惆怅也!聊翻来前所作采访笔记,不觉喟叹连连。其书曰如下,读者姑且与我打发些等待时光。

 

一、女孩儿

(为响应国家二胎政策,女孩父母努力一年终得一子。恰欣喜若狂欲奔走相告之际,孰料女孩一哭二闹三上吊,出走割腕又咆哮。噫嘻!痛哉!哀哉!其母不欲且得且失,遂终止妊娠换女平安。而思弃子,岂止涕泪涟涟乎?始觉鱼与熊掌难兼得也,然果不可得兼耶?)

女孩口述因由:“他们爱我十三年了!他们的爱都是我的,那孩子凭什么和我抢!我就是要闹,他们不依我就是不爱我,那我离家出走岂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录后有旁批:此之谓恃宠而任性也。而今父母,慎戒之。需授子分享容忍为何物。如斯人爱子,虽曰爱之,实则害之,其何胸襟入社会也!

 

二、开张公司

(武汉某公司开张,购得糖果数吨,别出心裁,铺就“糖果之路”,如花暄妍,占尽风光,揽客无数。然因后虑不周,一场春日好雨,付却此路于泥尘滂沱。诚可谓,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垃圾山海,细语蚊蝇。)

公司将我堂堂记着推搡出门,气甚倨傲,拒绝采访,拒绝反省。

旁批:此世之所谓“有钱任性”者也。此任性,以有陶朱家底为基础,炒作为目的,考虑不周为借口,浪费为后果。虽腰缠万贯,可以罔度乎?揽客岂用挥霍为?一方口碑,足矣。

 

合上笔记,恰逢屈原先生负手而来,长身玉立,广袖蕙香。我泛舟相近,单刀直入:

“某素闻先生任性之名。敢问先生,为何任性?”

“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欲泛泛若水中之凫乎?吾闻浴后振衣,沐发弹冠。不愿与流俗浊世相亲而已。”这回答倒与史书不差分毫。我亦从善如流:“沧浪之水清可濯缨,浊可濯足。某闻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先生不容世,世亦不容先生,极尽欺压之能事。即便先生身死,后亦抚掌而快,方如此,先生乃要任性到底吗?”

这话问得尖刻了些。他沉吟良久:“吾向吾道,以身力行,九死不悔,是为周虑。方今之时,我楚满室盈蠹,大梁将倾。任性死谏,或可以我之身死,化大吕黄钟,振聋发聩,警醒世人。如子超然,虽可逍遥世外,终亡国贱俘,为世所弃,朝不虑夕。”

他怅望江口,潮平远水宽,天阔孤帆瘦。“吾闻汝自后世而来,且听一言。吾虽任性,然非不计后果,不顾旁人,不听谏言者。任性倘使失了反省、失了周虑,纵逞得一时之快,则难免遗臭。”

“天下熙熙,皆为利趋;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尘虑萦心,任性何益?祸国殃民。有先生者,目光长远,考虑周全,可见确为时时自问,朝朝自省者也,任性错了目标,则焉可长远?任性失了周全,则谬误百端。有些任性,旁无人指摘,则一错千里。如先生死谏者, 又有几人?某今闻道,拜谢。”

心中豁然开朗。我摇舟且歌且去,闻身后水溅轰然,回顾,屈原已不在原处。

他真是任性到底啊。

先生,其实你,得偿所愿。

回到报社,我摒去长篇大论,只拟写几条总结呈给总编。书曰如下:

任性者,常情也。以周全之虑,采百方之言,任性如一者,实谓坚守本心。以冥顽不化,为利为名而孜孜不倦者,入歧路者也。任性一词,可褒可贬,全凭人心。

总编一览,烦恼顿消:“零零八,还需将你这刨根究底的认真任性到底啊

 

14

 

http://news.nationalgeographic.com/news/2014/11/141114-terra-cotta-warriors-qin-shi-huang-tomb-china-archaeology/

Name: 吴云婵

长辈那句话

武汉开发区一中高二      指导老师:杨砚文

长久以来,每当想起他那句带着浓厚河南味的“听不懂,听不懂”,心里就会骤然一紧,像是被一匹绵实厚重的布紧紧包裹。而那布又在一瞬间猝不及防地崩断,心猛地一坠,随之而来的是长时间的不安和茫然。
是不是从我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没有打算听懂我的话?是不是他是贫苦清寒的农村人,而我是养尊处优的城市中的独生女,就注定了他无法听懂我的话?是不是多年的异地生活,他早已忘却了我,早已觉得没有必要听懂我的话?
他是河南省最贫困的一个县城里的语文教师。那是一个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说过的地方——雎县。十七年前,在那个极度封闭、落后的小县城,即使是一名语文教师,也仍固守着“男尊女卑”的思想。所以,母亲告诉我,当父亲从武汉打电话给他,报告我出生的喜讯时,他问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问题是:“是男还是女?”父亲说:“女孩。女孩好啊,贴心……”。他在电话那头沉默,突然挂断了电话,只留下一串冰冷的“嘟嘟”声。
他从未打过电话问问远在武汉的我是否安好。
我从小便是个懂礼貌的孩子,特别招院子里的老人喜爱。我总是用嗲嗲的声音一口一个“爷爷”,乐得老人们直笑,亲热地抱起我,蹭我的脸。而,我和他呢?
十岁以前,我们不知彼此的姓名、生日、长相、性格,连声音都未听过。我们是血浓于水的爷孙,也是在大街上偶遇也无法相识的陌路人。
十岁那年,父亲说太久没回家,是时候回家看看了。于是父亲给他打电话。当然,是给那儿的小卖部打电话,再由人叫他过来听。在等待他到小卖部的那会儿时间里,我竟莫名地紧张起来。对于他,我期待而害怕。
父亲和他讲到一半,将电话递给我,我忐忑地颤抖着手接过电话,兴奋得不知所措。我刚准备亲昵地叫声“爷爷”,那传来了他那句带着浓厚河南味的“听不懂!听不懂!”。稚嫩的我第一次感到心骤然一紧,像是被一匹绵实厚重的布紧紧包裹。而那布又在一瞬间猝不及防地崩断,心猛地一坠,随之而来的是长时间的不安和茫然。
那句话,是他对我讲的第一句话。
他可曾知道,十岁的我,为了迎接与他的首次团聚,特意找来自己写得最好的作文,工工整整地在作文本上重新抄写了一遍准备到时给他看,我幻想着依偎在他身边,他满脸笑容地仔细阅读我的文章,抚摸我的头发说:“我孙女真棒。”
然而我所有的兴奋与期待都因他那句“听不懂!听不懂!”瓦解成碎片。一瞬间,委屈、怨恨决堤一般冲破我心底最后的防线,肆无忌惮地涌向全身。
我赌气,不肯去雎县。
父亲走的那天,我躲在被子里哭了很久、很久,却咬着牙始终没有哭出声来,任凭眼泪往下淌,将紧拽着的那篇作文,洇得字迹模糊。
再后来,我十五岁了,不得不回去了,因为他得了病。那时,我才知道,他早就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谁也不认。现在又得了重病,却怎么都不肯住院。
于是我们一家三口开车去雎县。八个小时的车程,那样漫长。我想象了无数种与他见面的场景,想象了无数次他的模样,可事到临头,还是出乎意料。
我们直接去了医院。一个那儿最好,却破旧不堪的医院。很奇怪,我一眼就认出了他,像早就熟识似的。
我们走近他,他坐在门口的一级台阶上,双腿叉着很开,头几乎垂到了大腿边。秋天,他只穿了一双黄色的塑料拖鞋,那双鞋很大,完全不合脚。脚指甲全是黑的,上面停留了两只苍蝇。看得这样一双脚,我无法言状的难受。
父亲拍着他的肩膀,轻声叫了一声:“爹”。他猛地抬起头,突然开始笑。他笑的时候嘴咧得很开,发出“嘿嘿”声。像个孩子,憨厚的笑。我注意到他仅存的两颗大门牙、耷拉的眼角、黝黑的皮肤,还有弯曲的骨骼,一切都像是在讥讽他的“痴呆”。不知为什么,我会感到那般的心酸。
父亲问他为什么不肯去住院。他傻笑;问他疼不疼,他傻笑;问他记不记得他是谁,他说:儿子;告诉他我是他孙女,他傻笑。
无奈,只能先送他回家。我从未想过在21世纪的中国,还存在这样的地方。没有公路,只有满地的玉米粒、牛粪、泥巴。周围的人都盯着我们的车,像是在打探一件稀世珍宝。
他始终“嘿嘿”地傻笑着,但坐在车里可以明显感到他的不安——他的身子始终在微微发抖。忽然,车里弥漫出一股刺鼻的骚味。父亲问:“爹,你是不是尿了?”他突然不笑了,将脸一沉。
后来我才听父亲说,他一生好强爱面子,没想到都老年痴呆了还这样。我突然想到也许我的好强就是他遗传的,并为我与他仅有的这点默契而暗喜。
到了家,一打开门,一股湿漉漉的味道扑鼻而来。房间里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床是由板凳和一块木板拼成,床上只有一张草席。这,就是他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一切都僵硬而冰冷,唯一的生气是成群的苍蝇。
我厌恶那种湿漉漉的味道,令人作呕。
我和他仍没有交流,我一直坐在他旁边。他仍那样将头埋得老深,偶尔偷瞥我,我一与他目光相接,他便赶紧又将头发埋下去。多可爱,可我为什么不想笑,鼻头却发酸呢?
到了傍晚,天色微暗的时候,他突然对父亲说:“你们别在我家住。”我心一沉,他又说:“这儿太破太臭了。”然后他起身,父亲去扶他,他使劲地摇头,独自出门了。他不让人跟,他一直都这样孤僻而倔犟吗?
我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突然想,也许他不是不爱我,只是不知如何与我沟通,不懂如何表达。想着他刚才说的话,心里竟很暖、很暖。
我已不再抗拒那房子里湿漉漉的味道,因为那味道里,有他生活的痕迹,是他呼吸的空气,我能从这味道中找出一丝对他的熟悉,感受到我们在一起。
长久以来,每当想起他那句带着浓厚河南味的“听不懂!听不懂!”心都会骤然一紧。但已不会再有委屈和怨恨,我只责怪自己,为什么不主动去听懂他的内心。
我希望,下辈子,我们还是祖孙。我会乞求上帝,让我们可以生活在一起。可以熟知对方的每一个习惯,可以倾听对方每一句话语,可以当彼此最懂的人。
爷爷,那句“听不懂”,我想忘掉,我只想记得你不忍心让我们住你的破屋,只想亲昵地叫你一声:爷爷……

19

http://blog.360cities.net/henan-henan-jiaozuo-world-geological-park-yuntai-mountain-1-a-unique-northern-karst-landforms/

Name: 褚甜

高考

高考

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港、澳、除外)大学最重要的入学考试。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不少寒门子弟通过自己努力,考上理想大学,最终取得成功。对很多人来说,尤其是寒门子弟高考是改变他们人生唯一的渠道,可以说是“一考定终身”。但是,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是否就对每一个中国学生都是公平的呢?

2014年,北京,上海和天津的学生一本上线率分别为24.81%,24.25%和21.92%。相比之下,四川,西藏,辽宁等地的一本上线率仅仅为5.46%,6.45%和6.31%。这组数据表明,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学生比生活在其他二三线城市和省份的学生有更大的机会去获得更好的高等教育资源。除了地域因素外,对于那些家庭富裕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父母可以运用更好的社会资源去争取更多的高考加分项目。除此之外,服务高考的自主招生制度的,也存在很多暗箱操作。这些现象都会让许多寒门学子心寒。

公平是大家一直所追求的,不仅是在教育方面。但是,这个世界上存在真正的公平吗?其实,从我们出生起,每个人的生活环境都大相径庭。有的人出生就是王子,公主,而有的人则出生贫寒。真正的公平在我们生活中少之又少,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改变许多客观条件,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面对每一次挑战和竞争,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将重心放在质问比赛的公平性,而是全力以赴,以最好的姿态迎接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在以后的人生中越走越远。

 

chinatest3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24-stunning-photos-of-chinas-college-entrance-exams-2015-6

 

 

人与自然

北京市大兴区大兴一中高三年级 赵子喆

 

我是一只麻雀,长期寄居在人家里,故名为家雀儿。此时,我正站在一根冷得刺骨的电线上,任寒风吹落我身上的羽毛。我想,我大概快要死了。因而,我特意在此立了一封“遗书”以表我的不幸与悲哀。
致我曾经的同居者及家人们:
我是雀儿,在你看到这封信时,大概我已饥寒交迫以致逝世。请不要为我哭泣,因为还有更多的“雀儿”也沦为这般田地。说到饥寒交迫,“饥”,的确,我已经很多日子没有吃到东西了。我住的这块地方,已经很少见到耕地了。更别说那如奢侈品一般的谷粒了。我曾亲眼看到,金灿灿的麦稻被烈火焚烧时的惨状,那噼啪作响的声音——如果你能听到,你会感觉像是求救与挣扎,不幸的是,我只能远离,因为那些焦火根本不在意会不会燎烧我们的羽翼。饱含着同情与饥饿的我和小时的玩伴再回到这里寻找残食时,那一瞬间让我们折服于人类的力量了——许许多多的人类居住的泥造物侵占了整片麦田,有许许多多冰凉灰白的路交错地铺在这片土地上,唉?烧剩下的麦秸没有了吗?这不曾是大片麦田么?妹妹睁大惶恐的双眼问我,我,我……我只听到身后哥哥的哽咽和姐姐悲伤的啼鸣。
我们很久前就寄人篱下了。因为我们出生的那棵老杨树,在我们会飞后就被锯断,人类拿去制造一种叫“纸”的东西了。后来我们在路途中见到的满是这类东西,便不禁回念起儿时巢的温暖,因而望着它们再无力挥动翅膀……我们搬过好几次家,原因都是人类把我们的“家”带走了。他们总会有他们的用处。而且他们大概觉得他们能在我们的巢上制造出更有价值的东西。人类啊,真的是比我们聪明太多太多了,拥有比我们更多的追求与欲望,拥有比我们强出百倍的智力与能力,能创造出我们一辈子甚至几辈子也不会明白的“意义”。只是不知道,人类是否觉得幸福?反正,我要食物,我要家人,我要家,这样我才会觉得幸福。只要不是伫立在这冰天寒地之中悲伤地哭泣,我就不会感到寒冷,只要有一棵树也好,让我怀念起故乡,再不想住在人类冷冷的屋檐缝隙中,还要提防他们的“图谋不轨”。好想有个家啊!
前不久,我收到各地兄弟姐妹的书信,这更让我沉不住气了。在南方住着的燕子,在信中写道,不是燕儿不想回去,实在是回去了没有我立羽之地啊!粮食被人吃光了,土地被人占满了,河水干枯,湖泊涸竭,哪里还有我们生存的地方啊!其实说实在的,哪里都一样啊……我流下泪,又想起那些旧事了。打开白鸥的信,竟是黑色的羽毛制成的,好奇地读着内容,我的泪又如泉涌一般。那信上,竟都是逝者葬礼的请柬,密密麻麻、紧紧凑凑的名字让我惊秫,让我陷入巨大的哀痛……书上最后几行写着:我们生于蓝色大海,却死于黑色的大海。人类告诉我们,我们的家是宝贵的,具有无穷的财富,我们看着他们剥夺着家园,像强盗一般搬走了矿石、黑油、数以千计的鱼虾…但我们微薄的斗争不仅没有夺回我们应有的东西,反而失去了生命,染黑了羽翼……
我无法面对我的同胞、我的姊妹,更无法面对做出这些事情的人类。我想,我只能以死明志。但我一只小小的家雀儿的离开,改变不了一切,改变不了人类的作为。但也许,在人类更加肆虐般的侵蚀自然、破坏家园的时候,我的兄弟姐妹、我的同胞同类、我的朋友们都会面临“饥寒”与绝望,那时,他们也会踏上同一条路,以此宣言。
请还我们的家园!请你们保护自然!我将欣然。

(指导教师  王德山)

 

  • http://www.starrfmonline.com/1.1994024
  • 赵子喆
Hands of the poor

Hands of the poor

别闹了,费曼先生 理查德・费曼

我读过很多科学家和物理学家写的书,但是没有一本书像《别闹了,费曼先生》这么令人影响深刻和有趣。

这本书使我们简单领略了20世纪物理学家最令人好奇的个性。他始终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费曼写了很多在他一生中发生的很多有趣的事情。他分享了他看待事物的方法以及那些反常的,令人吃惊的事情。

费曼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他有着冒险的生活。在他小时候他就模仿意大利人骂人,从他小时候起,他就做很多奇怪的事情。最有趣的故事都是与物理相关,这些故事是发生在大学期间,他作为大学教授和研究者在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研究曼哈顿物理项目

费曼是一个爱恶作剧的人。他从来不喜欢权威,他喜欢在被人身上恶作剧。

当他在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他可以破解很多机密文件,那些文件包含很多涉及政府的机密文件。

尽管理查德・费曼做过很多荒谬的事情,但是当你看完这本书之后,你会发现他是一个真正的天才。

image007

Student: 杨超

史蒂夫•乔布斯传 沃尔特•艾萨克森

每个想在商业世界获得一些成就的人,都有自己的偶像。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史蒂夫·乔布斯。这个人设计出让人爱不释手的产品并在高科技行业设立了一套自己的标准。

史蒂夫·乔布斯的自传是由沃尔特·艾萨克森执笔。沃尔特·艾萨克森也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传》和《本杰明·富兰克林传》的作者。

这本书是根据过去2年中乔布斯接受的40个采访来完成的。另外,作者也采访了乔布斯的朋友,竞争者,对手,以及大学同学和100个家庭成员。这本书讲述了乔布斯一生的起起落落,他对完美的追求以及对六大行业的影响。这六大行业是:个人电脑,音乐,动画片,电话,电子图书业和平板电脑。

乔布斯是运用想象和创造力的大师。他通过结合科技和创造力来创造新的审美观。

在这本书中,作者给乔布斯一个十分公平的评价。这是因为,乔布斯从来没想过去控制作者写什么,而且他还积极配合作者。他鼓励他的朋友,对手,和大学同学给他一个十分公平的评价。

 

image009

Student: 吴连

圣诞颂歌 查尔斯•狄更斯

《圣诞颂歌》是查尔斯·狄更斯的最好作品。这是一个讲述自私的,忧郁的和脾气暴躁的,名字是史高治的老人。他相信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应该被捉进监狱或者囚犯工厂里面。他讨厌圣诞节,而且他一点也不慷慨。

一个寒冷的夜晚,他被三个圣诞幽灵追赶。这三个幽灵是昔日圣诞幽灵、今日圣诞幽灵和来日圣诞幽灵。这三个幽灵准备给史高治一些教训。昔日圣诞幽灵展示了他已经丧失了人性的样子给他看。今日圣诞幽灵将别人身上的人性展示给他看。来日圣诞幽灵将如果没有人性的,将会发生什么情况给他看。

这本书试图教育我们要学会做一个慷慨的人,并享受自己已有的东西。它也鼓励我们要将时间花在家人和朋友身上。

这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位自私、贪婪的人,他既得不到快乐也得不到亲属关系的人。他得到一个机会去弥补自己的过错,并过上有意义的生活。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风趣幽默,并且被改编成很多演出,电影和电视。

image018

 

Student: 覃明利

时间简史 史蒂芬•霍金

《时间简史》是那些人一生只能创作出一次的珍贵作品之一。霍金以通俗的语言去探讨在整个历史长河中的先进的科学。这本书适合于那些热爱科学的人。这本书的语言十分幽默,而且通俗易懂。霍金以科学史开始,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最后到牛顿,谈论现代的进步。霍金通过他的个人魅力以及谦虚的写作风格来使你沉迷于这本书。他提及关于人择原理,量子力学,广义相对论,黑洞和不确定性原理一切理论。

这本书,《时间简史》已经成为一本标志性的作品,就像《哈姆雷特》和《奥赛德》。这本书将会成为你所阅读的书中最有趣和最有吸引力的书。这本书致力于使读者明白宇宙是如何运转的,以及是什么在引导我们的思维。这本书的后半部分大多在探讨围绕宇宙的理论,以及这些理论如何被创造。最终的目的是提出一个万物理论,这个理论他之后会给出。

image006

Student: 东美真

牧羊人的奇幻之旅 保罗•科埃略

保罗·科埃略的这本伟大的小说激励我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在作者看来,如果我们找到我们自己的“个人神话”和我们在地球上的角色,那么,我们就能真正找到“上帝”,也就是意志,成就,和快乐。

这本小说讲述了一个叫圣地亚哥的少年的故事,这个少年做了一个梦,在获得一些迹象后,他决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他开始了一段自己的旅程,在这个旅程当中,他探索新的事物,并且经历了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

圣地亚哥在寻找宝藏的过程中,经历很多伟大的事情,同时也遇到很多了不起的人。他遇到了很多令人兴奋的人,例如国王,牧羊人等等。但是,当他达到旅程的终点,他意识到“宝藏就在心灵的归属地”。他也渐渐意识到这个旅程本身就是一个宝藏。

这本小说充满着积极色彩。它告诉你一个道理: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所有事情需要的只是迈出开始的步伐。即使牧羊人告诉这个男孩“当你真的想要做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给你让路”。并且这句话是整个小说的核心思想。

科埃略鼓励他的读者去追求自己的“个人神话”,并且他说那些不这样做的人会度过悲惨的,没有成就感的,空虚的人生。

image002

 

Student: 王国梁

老人与海 欧内斯特•海明威

1952年3月4日,海明威写信给他的出版商说他完成了他人生最好的作品。这本书就是《老人与海》。这本书使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及1953年的小说类的普利策奖。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十分通俗易懂,它讲述了一位叫圣地亚哥的渔夫的感人故事。很多人认为这位渔夫都不能再捕鱼。距离他上次捕到鱼已经有几个月了。他的徒弟,马诺林离开他去了一个更大的船上工作。这位老人很绝望,于是他到深海区域捕鱼。他很幸运,因为一个很大的金枪鱼被渔网罩住,但是这只鱼太大了以至于这个老人不能把鱼拉上来。

海明威展示了圣地亚哥在与鱼斗争过程中的熟练和能力。圣地亚哥给编制了一张很密的渔网,因此渔网不会破洞,但是他和他的小船一起被鱼拖着前行,在海上挣扎了3天之后,这条鱼疲惫了,于是它被圣地亚哥杀了。但是旅程并不在这里就结束了。圣地亚哥在海的中央,他必须要返航。他已经伤痕累累,并且一群鲨鱼跟在鱼后面。这位老人是如何活下来的呢?

圣地亚哥无疑是一位永不屈服和永不放弃的英雄,这个故事很短,但是十分经典,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

image010

 

Student: 美容姚

1 2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