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保关注的增多,我们听的很多的一个问题便是全球性的气候变暖,这样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许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多的体会便是天气变得愈加炎热,全球多个地方气温创历史新高,但是由于科技发展,这些对于我们来说似乎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在家里有空调,出去也有多种防护措施,我们最多的便是吐槽几句,似乎很少人去真正究其原因,去关注这个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不紧紧是只是人类体会到的一点气温的升高,更多的是由于气温的升高带来的一些列问题。由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大量森林的砍伐,致使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增加,由于这些气体的温室效应,在过去100年里,全球地面平均温度大约已升高了0.3~0.6℃,到2030年估计将再升高1~3℃。也许这升高的一点气温对于人类自身来说体会不到什么,但是这平均气温的升高将会给整个地球的生态带来可怕的后果。

当全世界平均温度升高1℃,巨大的变化就会产生:海平面会上升,山区冰川会后退,积雪区会缩小。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就会导致不均衡的降水,一些地区降水增加,而另一些地区降水减少;当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升高3℃,人类也已经无力挽回,其直接影响全球的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种子生长,全球将会粮食吃紧;其次,全球气候变暖也将影响和破坏了生物链、食物链,这会带来更加严重的自然恶;,还有部分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的频率与强度的增加等等,这些问题也许我们现在很多人并不能亲身体会到,但是一旦发生,将是不可挽回的。所以,不论是为了我们的未来,还是为了我们的后代着想,延缓或者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刻不容缓。

 

image010

 

项刘宇

Significance of Wetland Environment

With the change i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increased hazards to the environment caused by mostly human activities, a new technique of wetland environment is emerging fast keeping in view its significance. It’s one of the best ways for controlling floods and the technique is so effective that it is now popularly known as ‘the world’s natural sponges’.

Some other benefits of wet land environment include easy water purification and help in hydroelectric dams. It also helps in ‘Living Output’. It is called so as it helps in harvesting of many plants and animals, minerals and provides habitats to a lot of wild life. Not only this, it also gives a big helping hand to fisheries and gives home to various endangered species.

The gravest problem of the world that is depletion of the ground water source can also be solved to a large extent by this as it is a wonderful way to recharge ground water.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ypes of wetlands are marshes, swamps, bogs, rivers and streams and lakes and ponds. Marshes have mainly soft stemmed herbaceous plants which mainly consist of breeds of cattails and pickerelweed. Most marshes develop their form gradually from shallow lakes and depressions. Swamps are mostly covered with woody plants consisting trees and shrubs.

Bogs are mostly found in glaciated areas of the North Central, North East states, and Canada. It mainly consists of peat lands which don’t have the cover of mineral soils as the top layer. It gets its form by the gradual decomposition of plant materials. It helps us in getting records in the forms of fossil pollens.

Rivers and Streams-flowing water and currents are found in Southeast Rivers enriched with energy-rich organic sediments. It provides a lot of support to aquatic organisms.

Lakes and Ponds known as standing water wetlands vary in size prove to be a boon for fish and aquatic plants and also serve as a good habitat for animals.

With the growing problem of lack of drinking water resources and habitat for animals, a wetland environment can be of immense help if utilized properly.

 

Student: Pheng, Ary

wetland

http://www.burnsmcd.com/Resources/Article/Wetland-Banking

空气污染的治理

“同呼吸,共命运”。就在全民吐糟空气质量报表的时候,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去改善空气质量,在全国范围内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其中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主要是从节能减排,促进新能源发展的角度来改善空气质量。

作为普通市民,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为环境治理共享自己的微薄之力呢?

在笔者看来,我们可以做到的有一下几点:

  • 发现污染企业,要勇于举报。随着国家出台新的环保法,国家加大对环保部门的执法力度。因此,作为普通市民,当我们发先生身边有违规企业排污,或者违规企业违法操作破坏环境的时候,我们应该用于承担监督人的责任,主动去提醒或者联系环保局,督促其整改。只有整个社会一起来监督违规企业,才会给这些破换环境的企业无缝可钻。
  • 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响应环保措施。中国有15亿多人口,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人都有能力负担私家车,很多人也都选择开车出行。但是,众所周知,汽车尾气污染也是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普通民众,我们可以多乘坐公共交通,减少开车次数,从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除了日常出行,我们在生活方方面面都可以选择绿色,清洁能源和资源。虽然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中国人口基数大,只要每个人做好节能减排的工作,那么我相信,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一定回得到解决的。

“同呼吸,共命运”道出了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保护好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命。

 

107228985

https://www.google.com.ph/search?q=modest+environmental+governance+in+air+pollution+in+china&es_sm=93&source=lnms&tbm=isch&sa=X&ved=0CAgQ_AUoAmoVChMIsfyE1t7hxgIVjxaSCh0w9QE_&biw=1366&bih=623#imgrc=bBYGF33bwF_WhM%3A

杜欣桐

 

云中谁寄锦书来

武汉市新洲一中高三  张逸寒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青山翠影朦胧在烟雨中,相思门中相思客,等待着得得的马蹄踏过八百里驿道,带来心上人的只言片语。

旧时岁月真真似美人的眉睫纤长,蝶翼般慢慢微微轻颤着,唤起心中涟漪一片。世间千百种相遇,万场醉笑离殇,就藏在时光的瞳孔中,哪怕乐莫乐兮新相逢,悲莫悲兮生别离,也只换来笑眸浅浅,泪光点点,不曾有过肆无忌惮的宣泻。情感廉价才会肆意挥霍啊!那样笃然前行,安然寻踪的岁月中,情感如同古瓷一般,精美但脆弱,上古的光泽怎不让人珍之重之?

当如今,素笺成灰,相思成灾,情感泛滥而虚妄,哪家姑娘还能“和羞走,却把青梅嗅”?哪家少年还会“涉江采芙蓉”送给他远道的心上人?所谓速食爱情,倒还贴切。电视相亲、姻缘盛会、职场艳遇……人们似乎再不需要爱情,只需要一段恋情或者一种交往关系,一生一世一双人成了奢望,却也不曾有几多人真心在“候望”。我们走得快了,生命也好像因此变得长而远了,一生不只够爱一个人,而够我们万花丛中过,桃花遍地开。

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到底只能是“好一片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走马观花的大梦一场,鸡鸣枕上,夜气方回之时才惊觉实无一物,反不如独守一花开,得一枝配我胸襟就好。

张岱于《湖心亭看雪》中写下:大雪三日,湖心中人鸟声俱绝……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样无边无际无着无落的寂寞与苍楚,才是生命最本真的模样,孤独以对,素颜修行。而张岱自作墓志铭,遥忆纨绔子弟的轻狂岁月,写道:“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如鼓吹,好古董,好花年”,十二个“好”字极写这世间熙熙攘攘皆为之往的一切。我们快马加鞭所追逐的繁花灯火,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因为纨绔一事无成,隐居剡溪山中的蜀人张岱却写成《琅嬛文集》、《西湖梦寻》,似梦中花开,引文字海啸。

金钱美女小洋房,诱得人趋之若鹜,脚步快得丢掉了魂灵,恨不得踩上风火轮。殊不知,荣华花上露,富贵草头霜,看那秋风金谷,夜月乌江,阿房宫冷,铜雀台荒。

眉公居于山中,有客问:“何景最奇?”曰:“雨前露后,花朝雪夜。”又问何事最奇,曰:“钓因鹤守,果遣猿收。”这样微妙的体会,现代生活中怕早已绝迹。我们将足迹踏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看过无数巅峰之景,渐渐地,旅行的意义只在于“到此一游”,沿途的欣赏都在相机里。

水太蓝,所以想念漫出地平线;风都留在树林里,所以叶子喜欢唱情歌;阳光打磨鹅卵石,所以记忆起来越沉淀;雨水想看爱人一眼,所以奋不顾身落到伞边。这些都是你的心事,只有我读得懂,别人走得太快,看都看不见。

流金薄暮,烟柳水湄,雁鸟南飞,日落星辰,哪一景不惹人沉醉?何妨放慢了脚步,赏一赏这大自然的馈赠,“吾与子之所共适也”?快是生存,慢,才是生活,可惜少有人懂,或是说身不由己,被时代裹挟着随波逐流。

云中谁寄锦书来?让我们慢慢地等,让时间把雨水煮成一碗茶,让离别成为成长的附丽,让心绪织就锦绣文章,让眉眼盈盈望断天涯路。等那一封锦书,穿越唐朝的江枫渔火,宋朝的精魂万卷,慢悠悠地缀我们一片素锦流年。

17

http://colorful.bigbangfish.com/top/beautiful-scenery/

Name: 张逸寒

河水治理

河水治理

都说碧水蓝天,可河水是绿的,不一定就是清澈的,有可能是藻类生物大量繁殖,污染了河水,是的其他生物无法得到充分的养分而死亡。河水的治理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困难。

一座城,一条河贯穿其中,应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的地方却因为疏于保护,乱丢弃垃圾,乱砍伐植被,乱排放污水,从而造成河水发臭的结果。污染一条河何其简单,但是想治理一条河却不是一天两天。

image005

近段时间,学校忙于治理贯穿校园的河流,看起来工程庞大,工程也要分几期才能完工,连岸边都被挖开。虽然日夜运作的机器给原本宁静的校园添上了不和谐的声音,但是想到以后校园会更美丽,河水叮咚,内心是有几分期待和高兴的。古有诗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今天我们仍然憧憬这般景象。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应该是清澈明亮的,大自然是宽厚仁慈的,只要工厂处理好所要排放的污水使其达标,人们不再往河里乱扔垃圾,环保部门在河道两旁栽种大量的植被,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河水将重现往日的清澈。

薛雅娴

 

当时只道是寻常

华师一附中高二    吴国丽

 

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笔调为那些逝去的日子唱一首时光的挽歌,我知道,它是宁静辽远的,我亦知道,它是匮乏的。

我也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文字来为这个飞速变幻的时代写长诗,我知道,它是喧哗与骚动的,而我也知道,它是悲凉中透着可爱的。

从刀耕火种的原始文明,到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从布票粮票的计划时代,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今天,我们在漫长的时间轴上或快或慢向前推进,从一种生活走向另一种生活。当我们回望那些消隐在时光深处的日子时,我们或悲或喜,却不凄凉。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彼时此时皆然,所有的时代皆有美与丑示人,只不过时间是个精于撒谎的大师,它将记忆中的丑悄悄擦去,留下无瑕的回忆。

也许此时,我们的物质文明确是远超于精神文明的,甚至更可怖一点——现代人精神的彷徨与没落。但我始终相信,这个时代必有其伟大之处,在层层污秽下,必有那亘古的纯洁。

我爱所有的时代,因为它们就是我们自己。

“陌生花开,可缓缓归矣”

此时也是人间四月,却不见草长莺飞的轻快的生气了。不见孩童纸鸢,不见舞雩风前。从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行其骇瞩”的景致都变为了熙攘和喧闹;从前“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羞涩的绿,仿佛也被灰色的钢筋水泥、迷乱的霓虹吸收殆尽;从前“窈窕以寻壑,崎岖而经丘”的逸兴,从前折枝赠友、曲水流觞的雅兴,仿佛也像那些春天一样,回不来了。

那是风雅的时代,同样也是“阡陌交错,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我想你了,就会翻过三座山,走二里路,去牵你的手。”自幼养于这种安定与寂寞中的人们,形成了特有的沉静从容、淡然温良,与那个时代的真诚友善形成我们最羡慕的和谐。

特定的历史背景会孕育特定的文明。随着时间的推进,文明逐渐与自然疏离。机器代替双手去劳作——传统工艺无以传续;机器代替双脚去远行——灵魂被身体落得很远。

我想起那天坐在机场候机厅巨大的玻璃前,看眼前起飞降落的离别与重逢,听着回荡在空旷大厅里的广播,一片浓稠的夜色中只有不安的信号灯在静默等待,它们像死去的星星。不知为什么,在这标志着便捷与时效的透明空间里,我忽而感到悲凉。

到杭州时,迎接我的是旧旧的火车站,让人想起朱自清的《背影》。在铁轨纵伸的远方,仿佛随时会晃来一列绿皮火车,咯吱地唱着岁月的歌谣,穿梭于缓慢的时光流中,即使火车开动了,仍有时间拥抱、亲吻——它会把别离拉长,长至万里,长至一生,而不是倏忽间,便海角天涯,了无痕迹。

或许我们怀念的,是那个年代时,人们葆有的纯朴,是一种让人心安的信任,是一种高贵而贴近自然的精致与智慧。而当我们转换视角,看到它的愚昧之面、闭塞之面时,我们会生出一种纤细的惆怅,会带着在过去日子中沉淀下来的品格走向下一个时代。

丰盈中怀念匮乏

月亮仍是天空的瞳孔,只不过诗人木心看见的,不再是古意的从容了。

这个宏大的时代不断快进,其实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甚至从新航路开辟开始,我们的道路就注定了。

浮躁、虚伪、功利、利己、欺诈、野蛮、空虚……仿佛一瞬间,我们的文明退化了、消失了。人们挣扎在网络中,握着正在充电的手机的样子被另一些尖酸刻薄的聪明人比作系在电线杆上的狗。虚拟时空里的健谈渊博,却变作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恐惧;手机间频传亲密, 现实中却淡漠擦肩,多讽刺。

然而我们亦要看到这个时代的丰盈。倘若没有电视、网络,这首小诗《从前慢》便也只是驻在他笔记本里一列美丽又寂寞的孤儿了。倘若没有开放,我们或许会停留,但也不会前进。

我始终相信,镌刻在我们民族骨髓中的真善美可能会被压抑,但绝不会减损,我们的追求或各相异,但我们不会忘本。黑子不光存在于此时代,只是此时更显著,而可以确定的是,黑子遮蔽不了太阳。

我想,所有的时代都有它的意义,都有其美丑,这也正是我们无止尽向前行进的原因。我们爱《从前慢》,爱的是现今少存的“慢”, 而有意无意忽略了它的匮乏——不止是物质。无论我们怎样批判当今时代,都是怀着一种深沉的爱,它以科技与文明给我们另一种生活方式,也教我们另一种思维方式。正如“心远地自偏”,如何在这纷繁中找回“从前慢”的温存与优雅,是我们自己的事——与是否“从前”无关。

我爱所有的时代,因为身在其中。当时只道是寻常,因了这种心境,回首顾望,才有芬芳。

13

http://hqwallbase.com/133197-beautiful-flower/

Name: 吴国丽

遗失的星球

“滴滴——”
船舱内突然寂静了一下,侦察兵李深吸了一口气,站起来向指挥长敬了一个我所见过的最不标准的军礼——因为激动,他浑身都在颤抖,就像那些被外星虫寄生的病人一样。从我这个角度可以清楚地看见他熬红的眼眶,以及平常只写着严谨的眸子里发出的恒星一样耀眼的光芒。
我的手也在微微地颤抖,我知道李接下来的话也许会把我变成和他一样的寄生虫病人,所有人都会疯狂。
李说:“报告指挥长,前方坐标1735处发现一颗古行星,经元素分析与母星相似度65%,扫描仪显示,上面有文明存在过的痕迹。”他极力压抑的冷静声音突然变得沙哑:“兄弟们,我们很有可能,找到了我们的母星——遗失了四千年的地球。”
空气变得炙热起来,我吸入的每一口人造空气都让我的胸腔变得更加火热,我能感到体内的血脉在沸腾。我的眼睛一定红了,因为所有的战士眼睛都红了。我们在战场上可以像钛合金一样冷冽,但是在即将面对很有可能就是地球的遗失星球时,再冷硬的战士也会瞬间燃烧。
那可是地球!自从四千年前人类因为地球资源的耗尽而不得不离开后,没有人再到达过那里。前几百年,离开的人类还可以为自己能进行星际旅行而沾沾自喜:他们无知地以为再找到一个和地球大气环境相似、地理环境相似并且有液态水的星球后,就能安稳地居住下来,建造新的家园。他们确实找到了这样几个星球,但是这些星球都是另有所属,那是其他智慧生命的家园。经过沟通后,这些智慧生命同意人类暂住下来。可当时的人类一定没有看到那些原住民眼里的同情——这种同情与怜悯我现在都可以从我的外星朋友眼里看到——他们只是因为能在星际间旅行近千年后找到一个落脚地而欣喜。
他们一定不会知道,当年引以为傲的太空之旅,竟然成为了一场灾难的开端。前几十年大家相安无事,可是很快,就有人开始莫名地提前衰老,哪怕有高科技的医疗设备,人的寿命仍然骤减。科学家们找不到原因,眼睁睁地看着人类也许就要这样灭绝。这时更高文明的智慧体告诉人类:生命体与催生生命体的星球之间有一种他们也没有研究清楚的关系,他们称之为生命物。一旦这些生命离开母星太远,场的作用太微弱时,生命体就会衰竭。
原因找到了,人类却高兴不起来。千年的跋涉已经让他们忘了出发地,地球已成为历史教材书里的一个符号,成为数据库里的一段代码。人类终于看懂了别人对自己的同情,知道了自己被别人称为“星际流浪者”。
星际流浪者,没有根,没有家;找不到来路,就找不到出路。
人类花了一千年离开地球,却花了三千年找回来。
也许,我们已经找到了,这颗遗失在深邃宇宙里的母星。
我抬头望向指挥长,强大的军人自制力让我们没有什么出格之举。指挥长的表情依然很冷酷严厉,但是他紧握的拳头出卖了他。他开始扫视我们:“勇士们,是时候要结束这趟旅程了!我们终于要回家了!现在,四小队负责飞船的降落,其他小队换上最好的战甲,我们要以最好的面貌回到母亲的怀抱!”
很快,我们分成两人一组坐上小型飞行器——这是最快的飞行工具了——我和李分到了一起。黑色的太空里忽然出现了一团灿烂的银色星云,我看见我的同胞们急不可耐地驾着银色飞行器流星一般滑向那颗蓝色的星球,像离家太久的孩子冲回母亲的怀抱
也许她已经被遗失了太久,此刻的地球已经苟延残喘。我们也许会责备前人对地球的伤害,而导致她疲备不堪,但是这一刻,一切都不重要了,没有孩子会介意母亲的穷困潦倒,更何况是这些孩子一手造成的;当然也不会有母亲介意孩子的伤害,只是敞开大门,默默地等着他们回家。这是一种无止尽的奉献与爱,地球对人类的爱。
我与李对望了一眼,都看出彼此对回归的渴望。对面那颗遗失的星球就是我们的根源。人类有句古话叫“落叶归根”,叶只有找到根,才能找到生命的归属。“星际流浪者”就是在广褒宇宙中脆弱的浮萍,现在这浮萍找到了自己的港湾。
我利落地将速度调到最快,变成千万颗银色流星中的一颗。
妈妈,我们离开你太久了。
我们为我们曾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忏悔。
现在,我们穿越几千光年的距离,回来了。
我们真的想你。
作者系湖北省实验中学高二学生
辅导老师:袁  圆

 

9

 

  • http://completehealthcircle.com/2013/11/19/connecting-to-elementals-discovering-earth-spirits-through-faerie-tale-meditation/
  • Name: 刘兆瑞

Effect of DDT Pesticides on Environment

There are a lot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faced nowadays and most of those arise out of the human activities and the misuse of resources available to them.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opulation on the Earth, the demand for food has also tremendously increased which has made the usage of pesticides essential for meeting the demands. However, it is adversely affecting the environment and proving to be a hazard for it.

The first usage of DDT was done in the form of chlorinated hydrocarbon. The full name of DDT is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 The discovery of DDT was made by a Swiss chemist Paul Müeller in the year 1939. Initially, it was used extensively by people as it helped in killing a number of insects and pests without proving toxic to the mammals.

Due to its persistency, the effect of DDT remained for a longer duration when used once as it was not required to be applied often.  The main reason for this was its high tolerance due to which it didn’t get washed off by rain or got lessened by other weather conditions.

Gradually, due to immense usage of pesticides for growing more crops and getting rid of insects, the insects started growing resistant to the usage of DDT.  By the time, it was also revealed how DDT had disastrously polluted the whole environment with its dangerous chemicals. Though it is banned in a few nations, but still farmers have been using it in many countries for their profit.

Its continued usage has also proved cancerous for human consumption and has led to many other diseases in human beings. Animal lives are also affected as they eat the plants on which DDT is sprinkled.

The need of the day is to ban such harmful pesticides all over the world to save the environment.

Student: Mike Rosario

pesticides

 

http://www.urbancultivator.net/pesticides-food/

惑 ——荒诞却真实

我正在写一篇作文,写得我得意洋洋,想着老师将会在班上朗读的样子,都忍不住笑了。可不是么,这文章写得,描写够生动,感情够丰沛,举例够新鲜,气势够波澜壮阔摧枯拉朽,语气够痛心疾首,把个人际遇扩展到家国大事上去,寓意深刻,内涵隽永。
你问我写的是啥?我怎么会告诉你我只是在我家门口的池塘上溜达了一圈的事呢?

我抬头,看着头顶的景象,觉得有什么不太对。
鱼!一条趴在树上的鱼!
赶忙揉了揉眼睛,确定自己没看错,便手忙脚乱地找卫星电话,拨通了好友魏的电话。
“喂,喂,我跟你讲,你绝对不会相信的,这事太神奇了,我看到了一条鱼,在树上,真的我没看错,真的在树上,你知道为什么吗?要不帮我上网查一下。”
我一口气说完,魏才用了一副刚睡醒的口气说:“你不是吧,把我吵醒就为了这事儿啊?不可能的啦,我好困,再说咯!”
“嘟——嘟——”。
我在心里骂了一句,然后想了想,拨给我亲爱的妈妈,    她一定会相信我的。
“喂,妈。”我把情况详细地讲给他听,“妈,树上为什么  会有一条鱼啊?”
她说:“不可能啦!”
“真的是真的!”
“也许是过年时人家晾的腌鱼呢?或是猫叼了上去的?或是楼上的人弄掉的?好了不闹了,妈妈还要上班,乖。”
“嘟嘟——”
“可是,在这里,树上为什么会有一条鱼呢?”我茫然看着四周。
没办法,我只好打给我的老师,突然想起刚刚拨的越洋电话太贵了,于是改发电子邮件。
“陈老师,您好!我想问,树上为什么会有鱼呢?”
陈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对哲学颇有研究,和蔼可亲,最重要的是,很喜欢我。
回件来了。“这是一个好问题,也许别人不相信你,但我相信你。”我看得心头一喜。“我们所要研究的,就是树上为什么会有一条鱼,它是什么颜色?黑色吗?树是什么树?落叶乔木?常绿针叶?这些都是问题的要素,都很重要,相信我,因为这树这鱼一起都在向你表达某一种讯息,每一种元素都是讯息的组成部分,仔细观察,才能准确把握。”
我越看越不对劲。“可是,这颜色和树种和它在树上有什么关系?我只是想知道,树上为什么会有一条鱼,并没有什么讯息不讯息的啊!”
“不,你要严肃看待它,正因为其事件的荒诞性,才成就了它的艺术性。你懂么?艺术这树上的鱼就是一种艺术的外化,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载体;意识形态,它不是实实在在的具象的物,而是人思想的产物,却借由具体的事物来展现,把它的内涵传达给你,也就是观赏者。所以,解答就在你自己心中。”
在我心中还问你干甚啊!我心里忿忿地骂着,但还是按下发送键。“陈老师,说到底你还是不信我嘛,这不是人为的,它就是一条鱼,在一棵歪七扭八的树上,我想知道为什么!”
“不!我说过了我是相信你的,虽然我看不到你所说的树上的鱼。因为这树上的鱼是讯息的发出者设计让你看到而投射在你脑中的影像,是独一无二的,是别的任何人都无法感同身受的。而你,作为受体,只能独立完成讯息的解读。但我相信你,因为发出讯息的人既然选择了你,就一定有把握相信你可以读懂它。要静心思考,老师相信你。歪七扭八的树?嗯,这又是一条不错的要素。”
我快要气炸了。
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我甚至可以想像出陈老师现在欣赏自己邮件时的得意状态,多完美的哲学论述啊!见鬼!
为什么你们都不相信?这真的就是普通的树上趴着一条瞪着死鱼眼的鱼!哦,不对,它还是活的,鳃盖一张一合。为什么要扯那么些形而上的虚无缥缈的什么“意识形态”,还什么“讯息”,它只不过是一条该死的在树上的鱼,我只不过想知道它为什么在树上还没死!为什么你要拿一副故作高深的哲学家面孔来面对我?一条鱼能有什么深刻内涵,就像那些言不由衷的酸文章一样,风一吹哭得梨花带面,雨一落便是愁肠百结,爬个坡跌倒了仿佛壮士视死如归,炒个蛋炒饭炒糊了可以悟出人生哲学,什么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有多少不是自恋式的矫揉造作?我不懂为什么会这样,我只是想知道这树上为什么有一条该死的鱼!

许多年后,早已改了当年幼稚的写作套路的我终于知道,那条在亚马逊热带雨林遇到的树上的鱼真的是一种神奇的两栖生物,似乎就叫树鱼。
而当年我满脑无声的控诉与迷惑不解仍在那里哭号盘桓,那样的文章们依然大行其道。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可是,为什么我小小的“惑”却被“解”成了大大一团?为什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呢?
作者系武汉市第六中学高三学生
辅导老师:姚  玲

 

20

http://www.deviantart.com/morelikethis/artists/299446363?view_mode=2

Name: 刘  茜

2013,“末日”之后……(杨玮群)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附中高一年级 杨玮群

“你要造一只方舟,分一间一间地造,里外抹上松香。”杰克逊坐在床头,借着微暗的台灯读手里的《圣经》。时钟的荧光被笼在幽色的光晕中,闪烁着:2013,1,1。

“四个昼夜降大雨在地上。”那风雨如晦、雷鸣电闪的磅礴浮现在杰克逊眼前,大地如同魔渊,裂开血盆大,风卷残云般吞噬轰塌的摩天楼群,天地像被糅在一起裹在塑料布中,混浊如创世之初,随处是费力挣脱的撕扯。尖鸣声震耳欲聋。杰克逊在咆哮声中惊得一身冷汗,急泡一杯清茶压稳慌动的心跳。

那是一场浩劫,最昏暗的末日。这是上帝可怖的严惩,不是吗?

“鸽子回到他那里,嘴里叼着一个新摘下来的橄榄叶子,诺亚就知道地上的水退了。”水退了,杰克逊想,可是人类在这满目疮痍的土地上该如何生存和繁衍呢?默默地趴在房间中,同杰克逊一起沉思,望时间行驶。

白发苍苍的老人倚在藤椅上,在夕阳的沐浴下,遥看初显胚胎的土地。这么多年,时间慢慢抚平它愤怒而狰狞的伤痛,也在老人的额头深刻入纵横的沟壑。杰克逊为自己、为人类,把青壮的热情都填补在这幽深的地底。泛黄的《圣经》在老人的膝上随风翻动,那些文字在阳光中折射:“我不再用洪水毁灭属血肉的生灵,也不再毁灭地。”杰克逊久久凝视这句话,用褶皱满布的手在那一页执笔写下些什么。他仰躺在藤椅上,在落日的余晖中闭上眼休息,永远地休息。

行人挎紧皮包匆忙冲入熙熙攘攘的人群,车如流水挤满宽阔的马路,此起彼伏的车鸣缠绕人声彰显这个城市的繁荣。街角不起眼的位置坐落着古灰色的高大博物馆,石质和光感散射出清冷与犀利。一本古老的《圣经》静静地躺在博物馆中。上个月博物馆失窃,区警局只是做出致歉,甚至连额外的警力都没有增援,时报上也只是用一角报道了一下。街上的人们高声谈论着经济状况,大幅的经济报道漫天飞舞。

经济,才是这个时代的主角。

新联合国总部正召开大会,好几个国家都指出能源告急。不断有新的信息数据传来,更多的首脑开始坐立不安。“报告总统,由于连续过分开采,北方淡水资源即将枯竭,将不足以支持北方经济运转。”“报告总统,南方矿石存量不足……”各国官员忙得焦头烂额。首脑更是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紧急通知,东边发生海啸。”“海啸?”“海啸!”首脑们面面相觑。“方舟呢?”“啊,方舟!”“方舟……”各国的官员和首脑都紧急冲出会议厅,秘密赶往方舟基地。

闪电从帷幕中探出,似乎要撕裂这一切。

海水淹没陆地,迅速湮灭所有生灵,怒吼的雷声与暴雨合成恢弘的交响乐。蓝色的墨迹映射在晶莹的水底,那是杰克逊的笔迹:“如果人类再不反思和节制,将不是上帝的惩罚,而是人类的自我毁灭。”只可惜,没有人看到,也再没有人能看到。

苍颓遍地,硕大的废墟里,依稀可以看见方舟的剪影。

水又退了,隐约有葱色的一抹支楞在一角,那,是生命,是希望么?

而人类呢,又将何去何从?

 

(指导教师 白雪峰)

3

 

  • http://watchdog.org/192337/noahs-ark-rising-tides/
  • Name: 杨玮群
1 2